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一图片中“立木为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在哪一年?秦始皇的名字是什么?秦朝的都城在哪里?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B: 国家数量越来越少
    C: 弱肉强食
    D: 适者生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请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结合材料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待”。如果你生活在战国后期,要到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去谋求职位,你应该去的国家是(    )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赵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5. 据史书记载,春秋前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时只剩十几个了。诸侯国的减少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与春秋战国有关的成语典故是(    )

    ①退避三舍    ②围魏救赵    ③ 阵前倒戈    ④刀耕火种  ⑤卧薪尝胆  ⑥问鼎中原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之间长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秦国最终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赵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前后斩杀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材料二:《史记》记载,商鞅法令颁布施行十年, 秦国的人民勇于为国家作战,不再热衷于私下斗殴,乡镇的治理十分和谐。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三:尘埃已经落定,封国和独立王国长期的混战局面已经过去,中国又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成为一个单一的国家,而且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个最强大的王朝。在它强有力的指导推动下,一个奇异而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赢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在八十年代成为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柏杨《中国人史纲》

    根据材料一,指出其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说明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认为商鞅的改革成功还是失败,请阐述理由。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这一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山西省被称为“三晋大地”,这一说法正确的解释是(    )
    A: 山西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
    B: 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制度,因国号为“晋”而得名
    C: 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D: 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李悝变法
    B: 吴起变法
    C: 商鞅变法
    D: 申不害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10. 《史记》中记载:“蜀守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横线处应填的人物是(    )
    A: 管仲
    B: 孙叔敖
    C: 西门豹
    D: 李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