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们可以从《战国》这部电影中看到下列哪些战役(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不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做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说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小明和小芳产生了分岐(见图)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指出,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哪一项措施?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你的学习经验,归纳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这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3. 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
    A: 晋
    B: 秦
    C: 齐
    D: 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 4.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
    A: 开创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任用管仲为相
    D: 提出“尊王攘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 5. 清人吴文锡描述中国古代一项水利工程:“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的名字是:(   )
    A: 《永济渠》
    B: 《灵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 6. 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栏目展示并演绎了一件与计量有关的藏品“商鞅方升”(见下图)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实施的哪一举措?(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农耕
    C: 推行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 7.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以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

    ①桂陵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罚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回答商君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裂阡陌”和“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商君改革所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率定变法三令。

    ——《史记商君列传》

    文中“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
    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10.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灵渠
    B: 郑国渠
    C: 白渠
    D: 都江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