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商鞅少好刑名之学,读过李悝的《法经》,他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便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①承认土地私,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
③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④建立县制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请回答: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