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发现世界)

    材料一:

    14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       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

    (改造世界)

    材料二: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合意。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材料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挑战。

    (影响世界)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运筹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交思想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是探讨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材料一的两幅图,说说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中“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指的是什么?并用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这场“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

    ②劳动效率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③科技是把双刃剑,既改进人们生活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④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依据材料五说说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如何积极应对?结合所学,列举中国有哪些具体举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柏林危机”爆发

    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③西方占领区币制改革

    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3. 某同学在学习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成立北约组织  ④成立华约组织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霸权主义的推行
    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4. 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
    A: 签订《凡尔赛条约》的会议 
    B: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 决定成立北约的会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5. 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6. 下面年代尺的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结束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7. “1948年6月,西方国家占领区进行货币改革,用新马克代替旧马克,苏占区也进行货币改革,东西占领区的经济被完全分隔开来。……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材料反映的是(  )
    A: 冷战的开始
    B: 柏林墙的修筑
    C: 德国的分裂
    D: 两极格局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中的公约成立的组织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美苏长期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请回答: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冷战对抗严重威胁了人类进步和安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各国竞争激烈。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1964年  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1965年  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9%

    1967年  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1986年  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以根本变革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纲领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回答:根据上述大事年表,归纳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及其对两极格局的影响。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的格局虽已结束,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直得人们深思。

    观点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愈益膨胀,把经过战争洗礼而强大起来的苏联视为实现其野心的障碍。

    观点二: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自然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二战后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回答:上述两种观点在冷战起源问题上有何区别?如果据此展开基于历史证据的研究性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探寻到冷战起源的真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
  • 10. 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大西洋公的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