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高速度、信息化 
    B: 全球化、低膨胀 
    C: 信息化、全球化 
    D: 低膨胀、信息化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
  •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

    A: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 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3.

    英国对在欧盟十五中边缘化的地位非常不满,刚刚赢得连任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右图)表示,将尽快进行脱离欧盟的公投。当年欧盟成立的意义是(     )

    A: 欧洲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
    B: 欧洲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   
    C: 欧洲开始向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  
    D: 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消除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4. 有人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指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 罗斯福新政时期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5. 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 法德关系的和解
    D: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6.

    图Dragon(中国龙)是美国人绘制的,龙身上写着“China 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 St。”(华尔街),代表美国经济。美国人绘制此图的意图是(   )

    A: 称赞中国经济充满无限活力
    B: 肯定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C: 揭示中美经济互利互补关系
    D: 希望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7.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 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 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 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 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8.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 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C: 成立欧洲共同体    
    D: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9. 日本政府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这说明日本(   )

    A: 重视人才培养
    B: 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C: 引进先进技术 
    D: 提倡“文明开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10.

    图4是《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从图中可知美国在1993—1999年间(   )

    ①经济增速领先其它国家                ②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③国内总收入持续增长                  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世界最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