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各国政党变化
    B: 各国国名变化
    C: 经济制度变化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承认各民族有权决定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机构,各加盟共和国有权脱离苏联。实际上,苏联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怎样才能使各加盟共和国自愿留在联盟内,并保证它们行使自己的主权,苏共领导没有认真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这无疑为联盟的解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A: 国家自身建设上存在巨大缺陷
    B: 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C: 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D: 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失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2年九年级历史诊断性监测(一诊)试卷
  • 3. 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不流血的革命”是指(   )
    A: 北约东扩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两德统一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2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4. 改革一定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各项措施,否则必将招致失败。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进行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接着发动政治改革,导致国家的混乱,并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这个领导人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综合国力不强
    B: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 与美国争夺世界系权,造成经济困难
    D: 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中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
  • 6.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5年,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78.7%降至56.8%,而新兴市场国家占比则由19%上升至39.2%。这表明(   )
    A: 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 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
    C: 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壮大
    D: 逆全球化趋势已开始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7.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 戈尔巴乔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 罗斯福新政
    D: 赫鲁晓夫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

    经济大危机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C

    《波茨坦公告》发表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

    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9. “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慎重的逐渐掌握他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和完善
    B: 把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采用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D: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10.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指赫鲁晓夫(    )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