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
    A: 冷战开始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经济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2. 在苏联历史上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是(  )
    A: 叶利钦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3. 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
    B: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
    C: 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4. 随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苏联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解体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
    A: 68年
    B: 69年
    C: 70年
    D: 71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5.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6. 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  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7.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8.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  )
    A: 经济日益强大
    B: 国家走向解体
    C: 社会政局安定
    D: 各种矛盾缓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 9. 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C: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D: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同步练习
  • 1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