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苏联的某位领导人针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这位领导人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同步练习
  • 2.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同步检测
  • 3.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综合国力不强
    B: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 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检测
  • 4.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宣告苏联解体,这标志这(  )

    A: 雅尔塔体系的结束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C: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5.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美苏争霸
    D: 苏联解体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卷
  • 6. 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东欧剧变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历史试卷
  •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④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⑤政府继续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模拟(一)历史试卷
  • 8.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C: 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D: 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模拟(一)历史试卷
  • 9. 下面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②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

    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单极格局已形成

    ③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④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模拟(一)历史试卷
  • 10.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A: 美国与中国建交
    B: 苏联解体
    C: 赫鲁晓夫改革
    D: 中国的崛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模拟(一)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