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材料三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文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蔡侯纸”问世之时,中国的纸由商人、使臣沿着丝绸之路传往西域诸国和阿拉伯地区。8世纪初,造纸术传到西班牙。到16世纪,植物纤维纸取代了欧洲的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等书写材料。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宋元时期,中国商船和波斯阿拉伯商船,在海上都很活跃。波斯和阿拉伯的航船可能就在这个时候采用了指南针,而后来,指南针又传到欧洲。中国的印刷术十三世纪传到波斯的伊儿王国再从那里传入欧洲,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知识的普及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火器传入西方,跟蒙古人的西征有关系,那是在十三世纪初叶……阿拉伯人通过跟蒙古人作战,从而掌握了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技术。后来又在跟欧洲人的战争中,把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