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明代北京城的四重结构由里向外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皇城    ②宫城    ③内城    ④外城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牡丹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3.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宋应星﹣﹣《本草纲目》
    B: 明朝皇城﹣﹣紫禁城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董其昌﹣﹣《牡丹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4. “《本草纲目》医药全,《天工开物》技艺专。《农政全书》惠民生,《三国演义》计谋篇。《水浒传》里说好汉,《西游记》中会神仙。《红楼梦》里反封建,昆区、京剧争斗艳。”以上对明清时期科技文化的总结中没有涉及哪一方面的成就?
    A: 科技
    B: 文学
    C: 戏剧
    D: 建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5. 下列古代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关联错误的是(    )
    A: 关汉卿——《窦娥冤》
    B: 苏轼——《念奴绞·赤壁怀古》
    C: 汤显祖——《牡丹亭》
    D: 曹雪芹——《三国演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6. 昆剧又称昆曲、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昆山腔。有关昆剧说法正确的是(    )
    A: 昆剧的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
    B: 昆剧又叫皮黄戏
    C: 由于不再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昆剧逐渐走向衰落
    D: 昆剧就是后来的京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7. 《三国演义》描写的历史应该包括(    )

    ①东汉

    ②三国

    ③东晋

    ④南北朝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8.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
    B: 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 明朝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9. 下图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图中”①”处应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B: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C: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D: 曾经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 10. 对以下有关《天工开物》内容介绍,解读正确的是(  )

    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①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②有助于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

    ③可用于指导手工业生产

    ④该书图文并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