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美苏两国采取的措施的相同之处在于(   )

    A: 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B: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D: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2.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3.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  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  ④都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 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 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 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检测
  • 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均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卷
  • 6.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变革的成果在于(   )

    A: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 否定原有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 7.

    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B: 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C: 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 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8.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

    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

    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观察右图,关于美苏修建以下两个公共工程的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
    B: 都是为了促进重工业发展
    C: 都是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D: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四个同学围绕“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论点展开讨论。以下哪位同学列举的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

    A: 甲: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 乙: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 丙: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 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转稼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