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

    A: 土地私有
    B: 建立县制
    C: 鼓励生产
    D: 奖励军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是(  )

    A: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B: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当兵立军功
    D: 合法经商致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建立县制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司马迁《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司马迁《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其中全胜次数58次,未有获全胜3次,败北4次。 ——编自粟劲《秦律通论》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材料一中“商君”和材料四中的“秦王”分别指谁?

    材料二所反映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与他变法中的哪一措施相对应?结合材料三,说说其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秦王扫六合”与前三则材料之间有何联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战国时期修建的灵渠这一水利工程。  上述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6. “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细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建了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李冰
    B: 大禹
    C: 商鞅
    D: 李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如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灵壁县九顶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战国初期,出现的新的耕作方式是(  )

    A: 耜耕
    B: 牛耕
    C: 耧车
    D: 机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灵壁县九顶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灵壁县九顶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你不能从图中获取哪项历史信息?(    )

    A: 铁农具出现了
    B: 牛耕应用于生产
    C: 铸造技术比较发达
    D: 私田开始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