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     )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④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2.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 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3.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 颁布“推恩令”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统一文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4.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其中“上”指(     )

    A: 秦始皇 
    B: 汉文帝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5. 襄阳人杰地灵,许多名人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刘秀的贡献是(     )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6. 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

    A: 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 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 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 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7.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8.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迎合诸侯 “推私恩” 的要求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检测
  • 9. 下图是汉代“司隶校尉”印文拓片。汉代这一官职的职责是(     )

    A: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B: 掌管国家军事
    C: 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D: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1秦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 10.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立太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