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度量衡
    C: 建立皇帝制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

    A: 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 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3.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4.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动都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5. 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6.

    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 实行“削藩”
    B: 推行分封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
  • 7. “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 华伦发明麻沸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同学们对汉初的经济、政治、思想制度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汉初国策】

    汉高祖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经济措施是:。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图中两位人物分别为哪两位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效果如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
  • 9. 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如下图),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的措施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述汉武帝又实行了什么措施?“敦煌郡的郡守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司隶校尉奏报给了汉武帝”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实行的这些措施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 ”

    ——《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一学者向汉武帝进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 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材料四:汉武帝相继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对匈奴发动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尤其是漠北一役后,匈奴再也无力于西汉抗衡。

    请回答

    材料一是大臣贾谊向汉文帝所献的治安策。从中你能推断出来自诸侯王的什么危机? 这种危机到汉武帝时如何解决的?汉武帝采取的这一措施是谁提出的?巧妙在什么地方?

    材料二中的学者你知道是谁吗?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汉武帝如何监督地方官的?在中央,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你能根据上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汉武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