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

    “……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请回答:

    此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

    你能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吗?

    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谈一谈你的感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材料: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

    A: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 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西汉皇帝。

    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文景之治”: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B: 颁布“推恩令”
    C: 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D: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诛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写出相对应的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的大臣的名字。

    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 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我国历史上唯一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唐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   )。
    A: 高祖时期
    B: 文景时期
    C: 武帝时期
    D: 光武帝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现实需要的变化
    B: 农民战争的推动
    C: 儒学自身的发展
    D: 统治者个人的爱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