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仁者爱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社会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诸子百家中顺应这种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4. 泉州清源山上的石像---老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错误:;订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完成连线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以礼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孔子学说形成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引用材料二原文指出此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对百姓采取怎样政策?
    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试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
    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书,这本书的名称是?
    材料一中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学派的创始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这是谁的话?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有哪些?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记录在哪本书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一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
    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观点。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他”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