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长中九年级(1)班先杰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老师给他打气说:“早发现问题,也是好事!你总结好原因,落实到行动上,下次一定能考好。”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

    A: 封建礼教奠基者孔子
    B: 法治思想倡导者韩非子
    C: 尚贤兼爱主张人墨子
    D: 朴素辩证法提出者老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2.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3. 【影响深远的古代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也是封建社会历时最久的国家,它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汉朝统治者的最高明之处是用某一种学术思想来统治国家,找到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论依据”。

    材料二: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贤明君主均坚持“戒奢从简”“民本思想”,这些理念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材料三:我国现代的疆域版图是在古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新疆、西藏、台湾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汉朝统治者所使用的“精神武器”是什么?其“理论依据”的核心是什么?

    请举出唐朝践行这些治国思想的皇帝及措施?(2例即可)

    哪些朝代为我国现代疆域的确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摆脱其优良传统,当前我国还有哪些措施是从古代借鉴而来?(一例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4. 以下对河南古代历史名人的成就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巩义的杜甫关心民间疾苦,被誉为“诗圣”
    B: 南阳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C: 陕县姚崇是一代名相,促成开元盛世的到来
    D: 鹿邑的老子倡导清静无为,创立了我国土生土长得宗教-----道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5.

    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领略到诗词的魅力!在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的唐代文学中,诗歌最为光彩夺目。以下不属于该领域文人的是(    )

           

    A: 孔子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杜甫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第三十中学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6.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与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朱熹为书院制定了学规,其中规定:“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材料中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此学派创始人是谁?

    这位创始人提出了什么治国主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 8.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判断正误,错的请改正过来

    西周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魏源译述《天演论》,用西学理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 9. 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材料三: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材料四: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杂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材料四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四: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

    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