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千古名言出自(  )

    A: 孙膑
    B: 孙武
    C: 伍子胥
    D: 庞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一书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简答

    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他有哪些主要教育成就?

    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4. 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⑤董仲舒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11月份)
  • 6.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

    A: 用“仁政”治理天下
    B: 法行改革,依法治国
    C: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他创立的常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某校初一学生开展“先秦诸子百家”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理解学习】

    ——摘自蔡志云《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学以致用】

    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

    对号入座,将图片人物写在相应位置上

    ①“兼爱”、“非攻”       ②以法治国

    ③民贵君轻                 ④顺应自然与民心

    该漫画反映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在你的班上,有同学上课讲话,造成班级纪律混乱。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方法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上课说话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法家主张是(  )

    A: “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
    B: “兼爱”“非攻”
    C: 法治、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华侨三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