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 《韩非子》
    B: 《孙子兵法》
    C: 《道德经》
    D: 《论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 2. 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 3.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 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 孔子——《论语》——“仁”
    D: 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Ⅰ
  • 4.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Ⅰ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材料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思想家的主张?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 6.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 “兼爱”“非政”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列出材料一中的“他”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平凉第十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

    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法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平凉第十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
    B: 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 孔子——《论语》——“仁”
    D: 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平凉第十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南省邵阳县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