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集体群居
    B: 采集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 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
    A: 高邮
    B: 江都
    C: 邗江
    D: 仪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3. 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    )

    A: 原始农业
    B: 青铜铸造
    C: 纺织业
    D: 冶铁业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重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B卷)
  •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巢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桑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汕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杂交育种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的社会生活》等

    材料三:

    由于粮食生产不平衡,粮食过制与粮食短缺并存,全球约20亿人口经历着中度或重度的粮食安全风险,其中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亚洲有10.3亿人、非洲有6.75亿人、拉丁关洲及加勒比地区有2.05亿人、北美洲和欧洲有8800万人、大洋洲有590万人。因此,粮食安全是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据王宏广等著《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3中的哪两个区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及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谁?并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何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5. 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当地传说
    B: 地区风俗
    C: 经典文献
    D: 出土文物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6. 在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这里出土精致的石器、陶器(如图)和骨器。遗址中还出土了碳化的稻粒(如图)和家猪的骨骼。这表明(   )

    A: 原始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B: 贾湖先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C: 贾湖遗址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D: 该遗址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二)
  • 7. 如图中的一组文物可用于探究(    )

    A: 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
    B: 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
    C: 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D: 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诊断试卷
  • 8. 在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翻耕工具石犁、收割工具石镰、挖沟工具斜把破土器等多种生产工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良渚先民(   )
    A: 善于修筑大型工程
    B: 追求精致生活方式
    C: 能生产专业化农具
    D: 掌握玉米种植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9. 《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
    A: 生产环境恶劣
    B: 开始精耕细作
    C: 受到气候限制
    D: 生产因地制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 10. 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2022年九年级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