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列史料,以“河”为主题自拟标题,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且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材料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3 图片_x0020_1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3. 下列项目对应正确的是(     )

    ①河姆渡人——种植粟  ②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  ③半坡人——种植水稻  ④半坡人——会纺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测试卷
  • 4. 填空题。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均发现于中国。
    商朝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春秋后期,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变法后,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测试卷
  • 5.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图片_x0020_2

    A: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距今约6000年
    D: 会人工种植水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 6. 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 7.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某班对远古时代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邮票上的历史)

    材料一  1990年发行了编号为T149的文物邮票一套,共4枚。第一枚邮票是陶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质红陶,内外均磨光,宽沿、圆唇、浅腹、平底。除了在盆的沿面上饰有黑彩与纹饰外,盆内有上下、左右相对称的人面和鱼形图像。

    (房屋中的历史)

    材料二  我国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南方的建筑模式,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所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一反映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什么器物?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什么类型的房屋?
    材料三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什么制度?到夏朝时该制度被哪一制度所替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 8.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    )
    A: 黄河中下游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辽河流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 9.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请将材料一图A和图B中的房屋与居住其中的原始居民对号人座(填序号A.B即可)。影响这两种原始居民建造两种不同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原因:

    依据材料二指出,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人”的人是谁?
    材料三所述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一个工程,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该: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 10.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遗址的名称写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