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的原始人类,必须过怎样的生活才能生存下去?
    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兴联谊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下列有关远古人类的描述,符合北京人的是(  )

    ①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懂得人工取火    ③能够直立行走

    ④过着群居的生活        ⑤过着定居生活会使用火

    A: ①②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魏都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3.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图书,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资料。根据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图1文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①“追寻祖先的足迹”: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祖先”是

    ②“传说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③“夏、商、西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是

    图2“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哪一学派的思想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争雄”战争有何不同(两点即可)?
    图3中秦、汉的都城分别在哪里?秦“强”汉盛”时在位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秦“强”和汉“盛”分别表现为什么?
    结合三幅图片,指出促进国家强盛的原因。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魏都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4.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会制作工具
    D: 都懂得人工取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发现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实物史料作为第一手史料具有更高的史学价值,如图是北京周口店出土的打制石器,从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北京人是我国最早的人类
    B: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C: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周口店记忆》中记载:“”……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4层最厚处超过6米……”以上考古发现可证明北京人(    )
    A: 用石器猎取动物
    B: 过着群居生活
    C: 懂得采集果实
    D: 学会保存火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两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融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2019 年4月7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祈福华夏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谐和平。

    材料一中图一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二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
    材料一中图二图三的房屋分别位于什么流域?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材料三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以下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北京人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有剑齿虎、棕熊、洞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 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三: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石头、兽骨。

    材料一出土的动物化石说明了什么?从而我们可以判断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材料二中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从材料三中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请列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从以上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北京人(    )
    A: 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 已经掌握了火的使用
    C: 已进人了农业种植时代
    D: 已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