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王老师去年寒假时外出旅游,在哪一处博物馆里,他可以看到多个当地出土远古人复原头像化石,你知道他是在以下哪座城市旅游吗?(   )
    A: 昆明
    B: 成都
    C: 北京
    D: 西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二)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一说明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中的“动物化石”和“灰烬”说明了北京人食物的来源和吃的方法是怎样的?
    材料二中哪一个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的名称是什么?哪种石器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并说明原因。
    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是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二)
  • 3. 有同学参观旧石器博物馆,他可能看到(   )

    ①元谋人化石     ②山顶洞人化石

    ③良渚遗址       ④半坡遗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二)
  • 4. 在原始社会,按这种方式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这种方式是(   )
    A: 种族
    B: 血缘关系
    C: 地域环境
    D: 个人喜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二)
  • 5. 再现史前人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根据材料一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进行解释】

    材料二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什么?“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什么?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二)
  • 6. 某同学在参观山顶洞人遗址博物馆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了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骨化石,经测定其脑容量为1000~150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    ②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  ④山顶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7. 探究题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任务二【思想创新——传承精神文明】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任务三【制度创新——关注政治文明】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大禹采用什么样的治水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 “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两种制度有什么区别?
    【史料实证——提炼历史观点】

    阅读下列史料,以“河”为主题,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且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8. 古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一度转移到非洲,但周口店遗址在国际古人类学研究上的地位始终未变。据材料可以判断 (   )
    A: 北京人是世界公认最早的直立人
    B: 北京人遗址对古人类学研究意义重大
    C: 非洲缺乏研究古人类的相关条件
    D: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直立人的唯一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9. 向阳中学某历史研学小组计划暑假实地考察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周口店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元谋遗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10. 考古工作者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头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   )

    图片_x0020_63

    A: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