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朝聘是天子与诸侯之间一种政治交往方式。《礼记・王制》记载;“诸侯之于天子也,比 年(注: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由此可知,在西周时期 (   )
    A: 诸侯定期数见天子
    B: 诸侯要接受王朝的考核及指示
    C: 礼仪制度比较完善
    D: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2021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 2.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 利于开疆扩土
    B: 强化天子权力
    C: 隐含分裂因素
    D: 弱化贵族特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年九年级历史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 3. 题图所示是西周实行的一项制度,下列材料与之相符的是(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上,上臣皂
    C: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检测联考(二轮)试卷
  • 4.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下面《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②处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5. 某公众号一篇推文的标题为《在这里读懂中国最早王朝》,据此推测这篇文章介绍的是(    )
    A: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B: 安阳殷墟博物馆
    C: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D: 西汉南越王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冲刺押题预测密卷
  • 6. 下图所示是西周实行的一项制度,下列材料与之相符的是(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臣皂
    C: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冲刺押题预测密卷
  • 7. “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8.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材料三、读右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图片_x0020_100005

    材料四、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的改革成功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方向?这一人口迁徙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政治家、改革家?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这位中国的恺撒不仅是一位征服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他把秦国的祖先们所创立的军事和民事中央集权制扩大到了整个帝国。

    ——摘编自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等

    材料二: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出现“尾大不掉”之势。(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摘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藩卫皇室,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等

    材料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摘编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等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概括汉武帝为解决“尾大不掉”之势而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时期发生“八王之乱”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如何做到制度自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
    A: 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B: 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 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 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