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周与夏商两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是:(   )
    A: 实行世袭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兴联谊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秦国的领导人……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根据材料一可知,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策动“第一次大革命”中推行什么新制度将所有权力集中到统治者手中。列举此历史人物的其它一项巩固国家统治的新举措。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春秋时期的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材料一两幅图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对西周政治有何影响?
    材料二中的“卫鞅”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对待治理国家方面是怎样的立场?
    根据材料三回答,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A: 夏桀
    B: 商纣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也随之仿效,这种情况反应的问题是(    )
    A: 齐桓公称霸
    B: 王室衰微
    C: 诸侯争霸
    D: 百家争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孟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 东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末年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魏都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8. 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 图2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 图3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D: 三幅图证明商代时期我国开始有早期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魏都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封建”意为封邦建国,“藩”指的是诸侯国。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作用。
    材料二中的“平王”在哪一年开创了哪一个朝代?“周室衰微”有何具体的表现?
    “齐、楚、晋”三个诸侯国分别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霸主?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说一说材料一中“封建亲戚”的利与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魏都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材料四: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在治理国家方面,韩非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综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