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其历史教训是当政者应当(   )
    A: 重视教育
    B: 重视发展经济
    C: 增强军事力量
    D: 勤政爱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实行一种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
  • 3. 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个同学在学习时,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王朝末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 4.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这样的争霸局面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 5.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朝贡周天子7次,同时也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国、晋国交好
    C: 周王室地位下降
    D: 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 6. 在中国古代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 7.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建立的国家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东周
    D: 西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 8.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涿鹿之战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阪泉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 9.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纳贡
    B: 朝觐
    C: 作战
    D: 分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 10.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