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周开始,出现了诸侯的称呼,众多诸侯产生的办法是(    )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选举制
    D: 禅让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安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 2.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推论:分封制走向解体。

    史实: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

    推论:这一措施承认了私人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史实:《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推论:由于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最终失败。

    史实:秦始皇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整齐划一各项制度。

    推论: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

    史实:“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推论:将儒学当做社会的主导思想,禁绝了其他学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
    图二为殷墟遗址,哪一国王迁都到此?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末,王才阑师,易又事利金。用作旜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代纣的史实。这里有“甲子朝”发生在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
    【史书中的历史】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此史料反映出商纣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其建立的年代相当于(    )
    A: 公元前19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21世纪晚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下面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夏、商、西周发展历程吧!
    请你把表格中对应的知识补充完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A

    西周

    B

    C

    周幽王

    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天子适诸侯(到诸侯国视察),日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汇报管理诸侯国的情况),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无非特殊事情)…一不朝则贬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诸侯有什么义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 7. 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    )
    A: 外族入侵
    B: 统治者残暴
    C: 少数民族内犯
    D: 权臣作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 8. 武王伐纣决定性的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阪泉之战
    D: 涿鹿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等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秦朝)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时为了管理辽阔疆土,实行了什么制度?哪些人能够成为诸侯?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廷尉李斯为加强地方管理反对原先的什么制度,而主张建立什么新制度?
    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怎样的政治制度?其中负责军事的官职是哪一个?秦朝为了用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统治?
    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的实行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西周初年,周王朝疆域空前辽阔。据《左传》记载,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下列对周王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奖赏功臣
    B: 加强与王族之间的交流
    C: 巩固周朝统治
    D: 削弱王族的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南雄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