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同学们都很熟悉我国封建皇帝立太子的事情,那么这种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 舜传位给禹
    B: 禹传位给启
    C: 尧传位给舜
    D: 黄帝打败了蚩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3.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下列成语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围魏救赵   ②酒池肉林   ③退避三舍   ④破釜沉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4.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这表明什么制度遭到瓦解(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奴隶制
    D: 分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2017-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升入初中后,七年级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跟大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同一个字。” 你知道这位同学姓什么吗?(    )
    A: 秦
    B: 商
    C: 周
    D: 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错误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红山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灵渠。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项羽骁勇善战,在牧野一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    )
    A: 工匠
    B: 奴隶
    C: 平民
    D: 农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列事件发生在商朝的是(    )
    A: 涿鹿之战
    B: 实行分封制
    C: 盘庚迁都
    D: 实行禅让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周边部落日益强大
    C: 屡次迁都
    D: 军事作战失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    )
    A: 商汤
    B: 盘庚
    C: 武丁
    D: 商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