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
    A: 约公元前3070年
    B: 约公元前2070年
    C: 约公元前1800年
    D: 约公元前1600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创业难,守业更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举兵灭纣凯歌传,了却先王夙愿。得胜刀归仓库,回师马放南山。封侯册命守边关,载入中华史卷。

    ——《西江月·周武王》

    材料二: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强力反腐开局之年,2014年则是扩大成果,为中国步入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放眼2015年,我们还可以期待哪些反腐“大戏”?

    ——《人民网》

    材料一中,简述的是那次战争?
    周武王建立的国家定都于哪里?
    材料一中的“封侯册命”指的是什么地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西周的建立标志着商朝的灭亡,简述商朝灭亡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种状况始于(    )
    A: 禹
    B: 纣
    C: 桀
    D: 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
    A: 等级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开学了,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调皮的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你知道丙姓什么吗?(    )
    A: 唐
    B: 秦
    C: 夏
    D: 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    )
    A: 进行了变法
    B: 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C: 实行了分封制
    D: 产生了封建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根据西周的分封制,回答下列问题。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授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前代贵族后裔,封他们为诸侯。受封者必须服从的命令,同时需要向周王
    分封制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
    下图显示的是西周的实行的什么制度?


    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此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不能)堪(忍受)。”又筑倾宫、瑶台,生活奢侈腐化,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更加残酷,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二:纣王实行严厉的赋税政策,以充实鹿台之钱,益收天下奇珍异物,充实宫室……以酒为池,以肉为林。

    材料一中的“桀”和材料二中的“纣”分别是哪个王朝的国王?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桀和纣统治的共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两位国王的统治对各自王朝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两则材料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启示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太康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 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 ;巡 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步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之》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的诸侯有哪些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太康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