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从此,我们开始了中学生活。对于中学生活下列认识正在的是(    )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②中学生活无非就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新奇的

    ③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④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2020年“五四”期间,某初中学校六年级举行了“中国梦,少年行”诗歌朗诵会。会后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以下感言,合理的是(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复兴    ②"少年行”要立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

    ③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④中国梦是”少年行”的重要物质支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3. 中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4. 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5.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6. 进入初中后第一期黑板报的主题是《新生活新梦想》,作为班级宣传委员的你向同学们征集“梦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调侃的话语点燃了同学们的“织梦”热情。同学们纷纷开始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梦想或许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使生活更有色彩
    B: 少年的梦想多变,不值得相信
    C: 有梦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成长
    D: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再好的梦想都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这说明(    )
    A: 努力,需要立志
    B: 努力,需要坚持
    C: 努力,需要方法
    D: 只要努力,一定实现梦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他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寄语全国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对于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③有梦想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④追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说明(     )
    A: 青少年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借助于他人评价
    B: 青春是美好难忘的,拥有了青春就一定能成功
    C: 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心理矛盾无法克服
    D: 青少年阶段为一生奠定重要基础,要加强教育引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 10.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下列各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