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七年级学生小王,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他常常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在同学的帮助下,小王从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入手,树立信心。为了保持良好心态,激发自己的潜能,他写了这样的一段话:“我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我一定行。”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为了让小王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2. 二十年,7300天,5000公里,绕地球一圈半,门卫季洪球风雨无阻为小区的老人们代购蔬菜,积累两万多张买菜单。记者找上门采访他,他拒绝了。为老人代购疏菜多年,他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老人们发自内心的那句称赞,“你真是个好人!”季洪球用实际行动证实了那句“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季洪球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生命才有价值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能彻底扭转道德情感滑坡现象

    ④“止于至善”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和善成德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3.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 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C: 它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直到达到定标准就可以不用再审查自己的行为了
    D: 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中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

    材料二:为做好我市新一轮道德典型选树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扎实的道德基础,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由韶关市文明委主办、韶关市文明办承办的2017年第四季度“韶关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自2017年12月活动开展以来,经过组织推荐、宣传展示、网络(文明网、微信)公众投票、评委会评选等程序,已评出2017年第四季度“韶关好人”10名。

    2017年第四季度“韶关好人”名单

    类型

    诚实守信

    见义勇为

    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

    助人为乐

    姓名

    刘耀楼

    廖海华

    陈风莲

    邓连喜

    常军德

    张克前

    景区监察大队集体

    莫昌秀

    侯世为

    邓国宝

    孔子说:行已有耻。你是如何理解“行已有耻”?
    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行已有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将材料二中的“韶关好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会对自己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5. 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这一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

    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水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学生素质监测试卷
  • 6. 2018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该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②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④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学生素质监测试卷
  • 7.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彰显出人的高尚品德。同时,它也是一种实践过程,记载着人的追梦历程。这要求我们(    )
    A: 既要乐观向上,又要好高骛远
    B: 摒弃身上陋习,追求美好未来
    C: 及时自我省察,时刻积恶成德
    D: 成为十全十美,让人敬佩的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8. 我们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新生代,中国和世界的未来都属于年轻一代。面对青春期的自己,你应该(    )
    A: 完全注重外在形象的修饰
    B: 努力回避自己在青春期的缺点
    C: 在梦想准备中,放纵自我
    D: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展示自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选项与“止于至善”意思相符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10.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告诉我们(    )
    A: 青少年不要追求自己的外在美
    B: 我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美,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C: 读书能使人的外表变得更美
    D: 外在美比内在美更重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