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以下关于“止于至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②只要独善其身,就一定能“止于至善”

    ③检视自己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

    ④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2. 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    )

    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②检视自身不足

    ③对自身不足要学会自责

    ④要向榜样学习,做更好的自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3. “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吾日三省吾身”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检视自己的不足     ②发扬自己的长处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保持健康的心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

    材料二:2017年1月15日,两名美国大学生(其中一名为华裔)前往日本旅行时发现,APA酒店客房中放置了大量右翼书籍,书中明确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的存在。两名学生上传视频对整件事进行了详细说明,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强烈愤慨。

    支月英和中国网友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情感?
    请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谈谈宣传支月英等模范人物事迹有何意义
    请写出一句能够体现中国网友情感的诗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 5. 近日,一名15岁的男孩在公园跳湖轻生,被附近的市民救起。据知情人士反映,因男孩没有完成作业,家人用特别温和的言语批评了他,但他还是觉得很委屈。男孩的轻生行为是_________的表现。(    )

    ①没有知耻之心

    ②合理宣泄情绪

    ③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

    ④不珍爱生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 6. 基础知识知多少,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明为某事心情苦闷时,就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如练练书法、听听音乐等,小明调控情绪的方法属于
    “让悲伤变成快乐,让自卑换上新装,即使是最绝望的时候,你依然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体现的观点是
    修身育人,使人达到完美的至高境界,体现的观点是
    我们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体现的观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日,中宣部追授廖俊波“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廖俊波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座右铭。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生活中,他始终廉洁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楼里,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廖俊波做人做事的原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境界?
    把廖俊波作为榜样,为了提升自己你会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止于至善”,需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①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③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小心谨慎,做错事不要声张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俗话说:“一个好榜样胜过书上的二十条教诲。”这是因为好榜样(    )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态度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能让我们和榜样一样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    )
    A: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 及时行乐,不虚度年华
    C: 消除内心矛盾,健康成长
    D: 只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