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小伟:不公平,论学习成绩、3-作能力、个人形象,哪一样我不比那个又穷又丑的“乡巴佬”强。都瞎了眼,等着瞧,我当不了,谁的班长也干不长!
小郎:大家不信你,上次你说“会帮助每位有困难的同学”,但你只肯帮你认为有用的人。新班长虽有点“土”,但从不口是心非。
小李:还公平,我竞选学习委员和劳动委员,当选的是劳动委员。在学习上我的确比不过王强,但论为班级服务的意愿和组织大家劳动的效率我确实没有对手噢!
小伟:你们都这么说,难道真是我自己的原因?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找出在小明的成长经历中,哪些是他成长中的亮点?
亮点
对应观点
①小明自觉不进黑网吧.
②与组员共享学习资料,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小组被评为“优胜小组”;
③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赢得多项荣誉
④
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你为什么这么问啊?”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在同学面前总抬不起头来。”
爸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①“你需要学会做一个自立的人。” ②“你需要客观认识自我。”
③“你需要合理调控情绪。” ④“你需要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⑤“你需要学会尊重他人。”
爸爸:“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
小东的表现说明竞争会产生什么消极作用?
小东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我?
小东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表明,中学生应具备哪些健康的心理素质?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