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阅读课堂表演剧《班干部竞选后》,回答问题。

    小伟:不公平,论学习成绩、3-作能力、个人形象,哪一样我不比那个又穷又丑的“乡巴佬”强。都瞎了眼,等着瞧,我当不了,谁的班长也干不长!

    小郎:大家不信你,上次你说“会帮助每位有困难的同学”,但你只肯帮你认为有用的人。新班长虽有点“土”,但从不口是心非。

    小李:还公平,我竞选学习委员和劳动委员,当选的是劳动委员。在学习上我的确比不过王强,但论为班级服务的意愿和组织大家劳动的效率我确实没有对手噢!

    小伟:你们都这么说,难道真是我自己的原因?

    请运用道德教育知识帮助小伟分析落选的原因。

    请运用心理健康知识,为小伟的健康成长提两条改进建议。

    对班干部的竞选是否公平,三位同学有不一样的结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三)
  • 2. 青春有格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3. 阅读材料:

    找出在小明的成长经历中,哪些是他成长中的亮点?

    亮点

    对应观点

    ①小明自觉不进黑网吧.

    ②与组员共享学习资料,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小组被评为“优胜小组”;

    ③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赢得多项荣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上初中后,不少同学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真正独立了。但对独立,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独立意味着在装扮上与众不同
    B: 独立意味着在行为上标新立异
    C: 独立是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 独立就是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5.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完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对此下列有关对个性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
    B: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C: 有个性的人都是不完美的人
    D: 面对差异和个性的不同,我们要善于包容和学习,取长补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6. 下面是爸爸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

    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你为什么这么问啊?”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在同学面前总抬不起头来。”

    爸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①“你需要学会做一个自立的人。”    ②“你需要客观认识自我。”

    ③“你需要合理调控情绪。”          ④“你需要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⑤“你需要学会尊重他人。”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7. 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

    A: “你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B: “你需要学会自立”
    C: “你需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D: “你需要学会培养好习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二模试题
  • 8. 一位同学在反思中写到:因为对弄坏自己钢笔的好朋友发火,结果失去了这个朋友。从这位同学对这件事能够反思这一行为来看,他(  )
    A: 没有做到宽以待人
    B: 懂得认识自我的途径
    C: 没有能够尊重他人
    D: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初中生小华在与同学交往中,一方面因成绩优秀而自信满满,另一方面却因个子矮小而自卑。针对小华的这一自卑心理,我们应帮助他树立正确的观念是(    )
    A: 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B: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C: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要主动与同学正常交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政治第三轮复习训练2
  • 10. 某校举办诗词大会,要求每个班推荐两位同学参加。根据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第一幕:八(1)班小东很想在班级预选中胜出,王丽在班级里的呼声最高,小东担心王丽超过自己,偷偷地将王丽准备的资料藏起来。

    小东的表现说明竞争会产生什么消极作用?

    第二幕:在班级预选赛中,王丽和李敏同学胜出,将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小东为此郁闷难过了很多天,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主动找班主任谈心。老师既肯定了他的优点,又指出了他的不足,小东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东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我?

    第三幕:小东开始乐观起来,主动帮助王丽和李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八(1)班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全校第一,同学们也为小东点赞。

    小东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表明,中学生应具备哪些健康的心理素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