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道德与法制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
粤教版
北师大版
教科版
湘教版
苏人版
人民版
鲁人版(六三学制)
鲁人版(五四学制)
陕教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全一册)
七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属于道德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B: 法律的强制力只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
C: 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D: 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违反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吴中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 游客李某在某景区攀爬红军雕塑留影,李某的行为( )
A: 文明快乐旅游,正常现象
B: 缺乏社会公德,影响恶劣
C: 展示个人形象,无可非议
D: 缅怀革命先烈,崇拜英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学校食堂的一幕:高年级的某同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强硬抢占了低年级某同学的位置,而且还顺利地买到了饭菜。对这一幕,你的正确评价是( )
A: 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则一个样
B: 社会生活就是要竞争,谁强谁上
C: 高年级同学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应受谴责
D: 对不太习惯排队的同学应谅解,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四川省巴中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约定是( )
A: 历史
B: 规则
C: 人生
D: 哲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四川省巴中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是( )
A: 自律
B: 他律
C: 格律
D: 规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四川省巴中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这是( )
A: 慎独的表现
B: 不自由的表现
C: 胆小的表现
D: 假清高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四川省巴中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以下对社会公共秩序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④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乘车时需要自觉排队,一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 文明古籍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戏剧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以上这些表明( )
A: 公共场合规定太多不方便游览
B: 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社会秩序
C: 秩序是需要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D: 社会秩序是靠舆论来维持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县直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社会有序的运行,需要多种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法律
B: 纪律
C: 习惯
D: 道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县直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关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规范人们行为
B: 法律的适用范围要比道德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C: 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决定了其作用大于道德规范
D: 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390
18391
18392
18393
18394
18395
>>
1891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