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道德与法制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
粤教版
北师大版
教科版
湘教版
苏人版
人民版
鲁人版(六三学制)
鲁人版(五四学制)
陕教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全一册)
七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人们在遵守公共秩序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是( )
A:
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B:
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
C: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D:
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我国法律体现的是( )
A:
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B:
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
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利益
D:
广大农民的意志和利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告诉我们( )
A:
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与保障
B:
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C:
要自觉学法、用法,成为法律专家
D:
除了法律规定的事,其他的都不能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亦有时而穷。”这说明法律和道德( )
A:
相互渗透,互相替代
B:
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C:
互无关系,毫不相干
D: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 ( )
A:
规章制度
B:
纪律
C:
合同
D:
社会公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公民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B:
所有的规则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
C:
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D:
人人都可以为规则的形成和遵守做出贡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材料一:双休日时,到图书馆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材料二:在教室里上课,自习课也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流动红旗”竞赛分
材料三: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材料四:每天上午,各个寺院的佛家弟子必须静坐一小时,参禅悟道。
阅读材料,请回答: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道理?
上述四则材料中的“静”字分别用什么规则来约束和规范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则法律亦有时而穷。”这说明法律和道德( )
A:
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B:
相互渗透,互相替代
C:
互无关系,毫不相干
D: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我们在生活中会受到诸如“严禁考试作弊”“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等规定的限制。这是因为
A:
凡被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B:
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自由
C:
法律比道德更有约束力
D:
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人们在遵守公共秩序时,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 )
A:
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B:
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D:
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425
18426
18427
18428
18429
18430
>>
1891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