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朋相伴】

    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你认为应怎样建立和发展真正的友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 2.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交友时应该做到(    )

    A: 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B: 热情大方,广交朋友
    C: 不讲原则,迁就对方
    D: 真诚相待,用心呵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思想品德试卷
  • 3. 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这提醒我们(    )

    ①远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②实事求是是网络交往的基本要求

    ③遵守道德是网络交往的最高准则         ④遵守法律是网络交往的行为底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二十)
  • 4. 小红在QQ上新结识了一个网友“大哥”,多次要求小红将她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小红的正确做法是(    )

    ①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②明辨是非,不要相信任何人

    ③远离网络,不与任何人在网上聊天      ④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十)
  • 5. 据统计,中国现有网上论坛上百万个,博客2亿多个,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博客,网民每天新发布的博文超过400万篇,各类论坛每天新增的帖文更是难以计数。“网友”更成为年轻人朋友圈中的一部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网络交友将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交友
    B: 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为所欲为
    C: 网上交友,要学会辨别,加强自我保护
    D: 网络是人们言论自由的唯一平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二十九)
  • 6. 当你上网见到类似“点击这里,轻松赚取100万”、“加入XXX,一个月赚30万”、“只付10元,营利10万”之类的诱人广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    )

    A: 信息无价,机会难得,要及时抓机遇
    B: 要冷静分析上述信息,区分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C: 看到这些信息时,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D: 大胆尝试,积极合作,也许能赚到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二十九)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中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

    调查项目

    人数比例

    在网络中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

    18.8%

    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

    6.9%

    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13.2%

    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

    35.5%

    浏览过不良信息

    25.6%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你有什么警示?

    为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 8.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过分依赖手机和网络的现实。网络的普及和手机大众化造就了一支迅猛发展的“低头族”大军,并蔓延向未成年人。

    某校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开展了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该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

    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或宣传标语。

    请你谈谈某校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上述图表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就中学生如何安全文明上网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 9.

    如图中网络谣言制造者的行为(    )

    A: 无可指责,因为网络是自由的空间
    B: 说明他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C: 值得学习,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D: 是错误的,上网时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 10. 有一天下午的活动时间,四位初中生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倾诉了各自的烦恼。下列哪一种表现是闭锁心理呢?(    )

    A: 我与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总怀疑别人欺负自己,经常吵架,现在大家都不理我
    B: 上了初中后,我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不想与别人交往,情绪越来越低落
    C: 在公众场合,我总感到害羞,紧张冒汗,说不上话来
    D: 我对物理老师有意见,上物理课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成绩明显受到了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中考政治模拟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