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刚在班里是个独来独往的人,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去和别人交往。可是后来,他渐渐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看到同学在一块有说有笑,他又不由得既羡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似乎别人也不喜欢同他说话。为此,他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上网,终日与网友聊天。

    出谋划策:小刚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假如小刚是你的同学,请你为小刚建立真正的友谊支招。

    小刚在网络交往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一条积极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2.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与友相处,我们要学会(  )
    ①共同分享,相互分担,彼此传递温暖   ②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③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④以诚相待,毫无保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3. “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有些网友称“00后”为“ipad一代”,网络让许多孩子成为“宅童”。你想对“宅童”说(  )

    ①沉湎于网络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

    ②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

    ③网络生活很精彩,可以沉湎其中很好地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惬意生活

    ④沉湎于网络,不能感受生命的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4. 告别昔日的同窗好友,来到中学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都能渴望能够了解新同学,结识新伙伴,获得新友谊,下列做法,你认为可取得是(  )
    A: 敬而远之,信奉言多必失
    B: 敞开心扉,主动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C: 毫不掩饰,把自己的秘密都告诉新同学
    D: 霸道一点,免得被人欺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简阳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5.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就“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同学的不同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小军:虚拟世界的交往都是骗人的,不要相信任何人
    B: 小红:网络交往十分便利,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 小刚:网络交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应拒绝网络交往
    D: 小芳:网络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6. 欣赏下面的漫画《我的家在虚拟社区》。你认为漫画中这位同学喜欢和虚拟朋友交往的原因可能有(  )

    ①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②可以自由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舒缓压力

    ③可以拓展我们的人际交往圈,找到更多的朋友          ④互联网是虚拟的世界,能满足我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7. 小丽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为此她很苦恼。小丽应该(  )
    A: 诚实守信,赢得多数同学信任
    B: 敞开心扉,与同学积极交往
    C: 增强沟通意识,完全开放自我
    D: 向老师倾诉,获取老师同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8. 产生闭锁心理障碍的人,总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里,彻底抑制了对友情、亲情等人际温暖的渴求。(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9. 漫画《网络诈骗》主要说明了(    )

    ①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②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没有真实性

    ③网络交往会给有阴暗心理的人借助网络违法犯罪提供便利

    ④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天门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10. 马克·吐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马克·吐温在14岁时,评价父亲的原因有(    )

    ①他父亲对他要求太严格,动不动就打骂、训斥他

    ②14岁的马克·吐温已进入了青春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③14岁的马克·吐温自我意识增强,不太愿意唯命是从

    ④青春期是人生的心理断乳期,心理上往往产生自闭,缺乏与父母亲沟通而产生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