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你性格内向,不喜欢说笑,不爱与人交往,在学校你没有知心的朋友。而你的同桌却是一个热情开朗、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深得同学喜爱。你应该(     )

    A: 以她为学习榜样,学习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B: 学习她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C: 讨厌她,认为她太爱出风头了  
    D: 不理睬同桌,因为性格不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云南昆明三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 面对新环境,小刚同学经常“离群索居”,内心感到孤单寂寞,他的这种心理属于(     )

    A: 逆反心理
    B: 自卑心理      
    C: 闭锁心理
    D: 从众心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云南昆明三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3. 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有时难免出现一些小小的摩擦,这时要(    )

    A: 无条件地谅解,忍让对方           
    B: 断绝朋友关系
    C: 宽于待人                         
    D: 决不让步,与他一争高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云南昆明三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4. 中学生应该追求健康的生活,结合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七年级(2)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是:判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是庸俗的生活情趣。许多同学提到了一下行为:①放学后去网吧上网;②节假日去旅游;③与朋友一起抽烟;④周末学画画,练书法;⑤上课看小说;⑥给同学取绰号。

    材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走上吸毒的道路,如满文军、房祖名、柯震东、尹相杰……探究原因,他们有的出于对毒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的是身边有很多的吸毒人群或朋友;有的是因为道德素质低,自我约束力差;有的是认为法不责众,盲目跟风等等。

    以上行为中属于高雅的情趣是;属于庸俗的情趣是。(将序号在横线上)

    中学生又该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明星吸毒案给我们广大青少年带来哪些警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5.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上述人生格言主要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     )

    A: 敞开心扉,学会沟通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D: 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常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6. 小晶最近迷上了微信。在微信中她认识了一个自称“帅宝”的小伙子,聊天时她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造成了财产损失。小晶的经历告诉我们(     )

    A: 应该只与父母老师沟通                
    B: 不应大惊小怪,这只是个别行为
    C: 不应该使用网络工具聊天              
    D: 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邵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7. 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会接受            , 是交往的秘诀之一。(      )

    A: 不同
    B: 自己
    C: 他人
    D: 别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贵州六盘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8. 进入中学了,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可以认识很多新同学,结识很多新朋友。实际上与同学相处很简单,只要我做到(     )

    ①主动、热情、真诚   

    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③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福建省长汀县二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9. 闭锁心理容易发展成为(   )

    A: 良好的心理
    B: 豪爽的心理
    C: 开朗的心理
    D: 自闭的心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二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 10. 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

    ①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拒绝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广西贵港市中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