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之所以要“常回家看看”,是因为(    )

    ①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②这是子女关心父母的唯一形式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卷
  • 2.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为了把健康的肝脏移植到肝硬化的儿子,患有严重脂肪肝的她抱着“割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7个月,每天坚持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馒头大的饭团,最后成功我肝脏“减肥”。2009年1月3日,同济医院成功为陈玉蓉母子完成“移肝”手术。陈玉蓉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

    ②父母对子女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回报

    ③作为子女要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④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应该努力刻苦,在生活中要体贴、关心、父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卷
  • 3.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知识解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教育始于家庭”,重视家庭建设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实践证明,良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形成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风尚。

    【活动参与】慈孝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孔于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在学习《亲情之爱》这一主题时,孟杰所在的学习小组,针对“孝心”各抒己见,也请你参与其中。

    海燕: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理应得到我们爱和孝的回报。

    大河:向“最美孝心少年”致敬和学习,让孝敬父母的美德永流传!

    孟杰: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仅要心里想着父母,还要化为行动,比如: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健康体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让父母放心等。

    浩冉: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克服逆反心理,也是孝的一部分。

    “教育始于家庭”,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们青少年应为建设和谐文明的家庭做些什么?
    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日常体验,请你谈谈对“孝”的见解。
    “孝心”勿要空谈,贵在践行。请你谈谈“孝”应如何践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卷
  • 4. 小腾帮以爷爷奶奶为核心的大家庭建立了一个手机微信群,大家常常在这个群里聊聊家里的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代家庭(    )
    A: 结构、规模、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B: 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C: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D: 越来越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卷
  • 5.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孝敬父母的认识。

    每当父亲节、母亲节来临,微信、微博上各种祝福语开始刷屏。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评论,你的父母在家,不在朋友圈;也有人说,真孝实敬,每天都可以让父母过节……古人把孝敬父母的低级层次总结为“能养”,即物质供养;把孝敬父母的最高层次总结为“尊亲”,即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爸爸去哪儿》歌词:(孩子)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爸爸)谢谢你光顾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爱着你呀风雨无阻……

    材料二: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从材料一的歌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请举一个“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为什么父母眼里的“关爱”却让我们“反感”了?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7. 我国的《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都有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对此,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    )

    ①认识到孝亲敬长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义务,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②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双亲等长辈

    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棠区藤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佳佳是一名七年级学生,为了照顾相依为命、体弱多病的妈妈,她每天都要比其他同学早起,给妈妈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跑着去上学。这体现了佳佳(    )

    ①自觉履行了孝亲敬长的法律义务

    ②弘扬了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能够倾听父母的心声

    ④和父母之间没有爱的碰撞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文科综合第三次月考试卷(道德与法治部分)
  • 9. 十四年前,敏佳的爸爸妈妈因为结婚多年不育,就通过合法程序从孤儿院收养了她,他们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她,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现在,敏佳已经是中学生了,她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在父母忙的时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幸福生活着。
    敏佳家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确立的?
    应如何评价敏佳的行为?你认为该如何向敏佳学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文科综合第三次月考试卷(道德与法治部分)
  • 10.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我与父母”的探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校八年级学生,请你一起参加探究。下面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同学们在法制宣传栏中看到如这幅漫画后展开讨论。小张认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子女出门在外工作繁忙,不回家也是正常的。”


    材料二:当前一些独生子从小就受到长辈们的“稀罕”,恃宠而骄。同学不能碰他,做错事老师不能批评。他们常说的一句花就是“我的事不用你管”。别人说对,他偏说错,常常与父母对着干。

    请你运用“亲近师长”的有关知识,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辨析。
    材料二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请你为这类同学提几条改进的建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文科综合第三次月考试卷(道德与法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