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道德与法制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
粤教版
北师大版
教科版
湘教版
苏人版
人民版
鲁人版(六三学制)
鲁人版(五四学制)
陕教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全一册)
七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当子女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健在了。这启示我们( )
A: 父母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
B: 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C: 传统道德应该全盘借鉴和吸收
D: 赡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真正希望你能超越他们,一是你的父母,二是你的老师。”这句话令我们想到的是( )
A: 注意区分父母与老师的不同愿望
B: 我们不需要热爱自己的老师
C: 必须努力学习,报答我们的老师和父母
D: 应该分析他们的想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行为中属于孝敬父母行为的是( )
①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②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从父母的教诲
③正确理解与对待父母的“唠叨” ④体贴父母的辛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有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母亲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为做子女的应当( )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建议②理解父母,进行换位思考
③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④和父母发生矛盾时冷静对待,心平气和讲道理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父母对我们的约束、管教、批评,甚至责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们成才。当然,父母有时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些操之过急或方法不当,或者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
A: 离家出走
B: 产生逆反心理,故意作出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
C: 冷淡,不理会他们
D: 不冲动,多沟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有时父母要求我们干某件事时,我们明知对自己有好处,但就是不去做,这是( )
A: 逆反心理的表现
B: 在父母面前显示自己已经长大了的表现
C: 认为父母教育方法不对
D: 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上升为敌对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游子吟》一诗中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列对这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父母的恩情是子女永远也报答不完的
②子女要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尊敬、报答父母,宽容父母的一切
③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要永远铭记在心
④父母给予多少,子女报答多少就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衷心感激父母生养我们,因为 ( )
①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③无论父母是什么性格,代沟都是存在的④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最好守护者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围绕“自己的亲生父亲犯法了,该不该揭发”这个问题,人们议论纷纷。以下观点你最赞同的是 ( )
A: 不该揭发,因为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了
B: 不该揭发,因为这违背了孝敬父母的道德要求
C: 该揭发,否则会连累家人
D: 该揭发,因为对于父母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勇于制止,不能包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小名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他很怕同学知道后瞧不起他。对此,你应该告诉他 ( )
A: 要严格保守父母职业的秘密
B: 最好让父母换成体面的工作
C: 家长普通而伟大,理应受到尊重
D: 重新选择家庭,免得别人瞧不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775
2776
2777
2778
2779
2780
>>
1891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