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2月11日,杭州市公布的《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个人隐瞒病史等行为纳入失信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因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失信信息将计入个人公共信用记录并公示1年。该举措的意义在于(    )

    ①加大对失信者惩戒力度,杜绝社会失信行为

    ②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

    ④有利于人们善用诚信智慧处理社会生活问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测试卷
  • 2. 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心系学子、捐出一生积蓄880余万元的布衣院士卢永根,被誉为“白血病儿童福音”的胡亚美……2019年,我国30余位院士相继离世,网友纷纷发文缅怀这些“国之脊梁”。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命有时尽,但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可以永恒
    B: 生命是短暂的,切不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C: 生命是平凡的,杰出人物的生命才有其价值
    D: 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测试卷
  • 3. 2019年4月4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英勇牺牲烈士悼念活动在西昌市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30名烈士敬献花圈。这次牺牲的英烈是用生命忠实践行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典型代表,是新时代学习的楷模。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载人共和国的史册。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②平凡的生命和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也能创造出伟大

    ③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④生命是脆弱的,当我们在悼念烈士时体味到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0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 4. 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80后为主,平均年龄不足40岁,20余位化学材料学科专家教授组成的一支“抗疫突击队”,春节至今始终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谱写了一曲化学“抗疫之歌”。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化材学院”)的这支突击队,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贡献着科大力量。

    材料二:疫情期间,中关村前沿科技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已在全国各地落地应用,例如云知声的智能语音电子病例系统已在厦门、广西、北京等地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线上使用;遨博智能的远程检测病原微生物机器人,通过远程遥控操作可检测实验室内的病毒,AI科技成果助力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有关创投公司、科技企业研制的疫情防控作业智能六足机器人项目、非接触式快速AI识别+体温检测系统等项目取得成功。疫情防控作业智能六足机器人项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目前该项目已形成稳定的六足机器人产品,具有高稳定性、高承载性、高精度等特点,配套完善的人机交互系统,适用于非结构化复杂环境,在方舱医院、非平整或有楼梯的场地中均可以稳定运行,完成药品与物资配送、环境清理与消毒等工作,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一分析:你对“化材学院”的教授专家的评价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我国取得以上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抗疫科技成就不断涌现,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你为以上材料概况一个主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自主命题】九年级备考疫情专题——科技创新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与病毒殊死搏斗,对口支援省份的医疗队驰援湖北,科研人员加快研发治疗和预防药物,千千万万志愿者自发行动奉献爱心,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在乡村、社区、楼宇忙碌奔走……一份份责任、一份份力量,汇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浩荡之势。

    材料二:“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这是中华大家庭彼此关爱的责任。各地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的防护服向武汉集结;四川汶川6辆卡车日夜兼程26小时向武汉运送100吨新鲜的“感恩蔬菜”;河南嵩县竹园沟村村民将10万斤大葱送抵武汉;“回不了家,却不会无处栖身”,各地妥善安置滞留的湖北籍人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陌生人的温暖让我们热泪盈眶,相互的责任构筑起爱的家园。

    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歌颂这些“最美”的奉献者?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背后都体现着抗击疫情的精神,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向这些“最美”奉献者学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自主命题】九年级备考  疫情专题——中华文化
  • 6.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品质有(    )

    ①珍爱生命    ②责任担当      ③爱国敬业    ④无私奉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自主命题】九年级备考  疫情专题——中华文化
  • 7. 热议疫情防控。

    材料一:中医药全程参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参与救治比例已达到90%以上,有效降低了轻症变重症,重症变危重症的发生率,数据表明中药能快速改善轻症患者的症状,中西医结合住院时间明显小于西医治疗。

    材料二:自从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日本一直倾力相助,给中国捐赠了一批又一批物资,物资上写的中文古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感动了不少中国网友。现在日本的疫情也很严重,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对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材料三:一名女子在进入超市时不佩戴口罩、不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民警赶到现场后,对该女子进行教育,并提供备用的新口罩要求其戴上。女子拒不听从民警劝告,并辱骂民警,并将民警手臂咬伤。

    结合材料一,说说如何看待中医药文化。
    根据材料二,请用传统文化的一句话概括中日两国的相互扶持。
    请从道德角度,对该女子的行为进行恰当评价。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届道德与法治中考时政专练
  • 8.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②遵守交通规则,对生命负责

    ③违反交通规则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道法八上二单元维护秩序
  • 9. 下面漫画“跨栏”给我们的启示(   )

    图片_x0020_1234264355

    A: 只要不做法律禁止的行为就不违法
    B: 认真观察车流情况,冷静跨越
    C: 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D: 要敬畏规则,改进规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道法八上二单元维护秩序
  • 10. 【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以下是海涛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涛涛在公园游玩时,发现有人在摘折鲜艳的花朵……  

    涛涛此时正确做法是: 。

    理由是:

    情境二:涛涛在从公园回家途中,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边。

    涛涛此时正确做法是 。

    理由是: 。

    情境三:市政府及交通部门就缓解中小学上、放学交通拥堵及部分地段公交站牌设置问题召开由部分市民参加的座读会,并邀请涛涛作为学生代表参加。

    涛涛的正确做法是  。

    理由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模拟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