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这句名言一直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座右铭。下列语句中与之寓意最一致的是(    ) 
    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近年来兴起了“状元笔记”热潮。“状元笔记”中记录的是一些高分考生的心得体会、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有人将“状元笔记”视若珍宝,盲目迷信,唯“状元笔记”是从。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唯“状元笔记”是从的想法正确吗?你应如何劝说这类同学学会学习? 
    你将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考研奶奶”仝正国在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圆了大学梦,经历了多次考研,努力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她的求学经历让我们感悟到(   )
    A: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B: 坚强的意志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C: 要消除考试焦虑,积极应对考试
    D: 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国家高级人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明辨是非善于沟通】

    以下是肖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考完试后,肖美进行了总结,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时;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肖美是通过的方式来认识自己。

    这样做有利于:

    情境二:肖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肖美的观点:

    理由:

    情境三:肖美很不注意课堂听讲,班主任老师悄悄地在她的文具盒里放了一张纸条;"孩子,

    如果你能认真听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肖美应该:

    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5. 孔子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立志就是激发学习动机,博学就是多见多间,审问就是多问多疑;慎思就是学思结合,明辨就是明确辨别,时习就是及时复习,笃行就是学以致用。这说明学会学习需要(    )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每时每刻感受学习的快乐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6. 下列名言、古语或俗语与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①“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②“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③“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生命是短暂的、独特的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时 

     ⑤“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应该照抄照搬别人学习的好方法 

    A: ①⑤
    B: ③⑤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有同学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家务劳动影响学习。 

     也有同学认为: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然而,直到2021年3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奋斗在工作的一线。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过了退休年龄,依然应坚持每天学习。不仅如此,在研究杂交水稻之余,他还特别喜欢看书和听歌,排球和游泳也是十分在行。“活到老,学到老”可谓是袁老最真实的工作、生活写照。
    从袁爷爷身上能学到哪些宝贵的品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从三个不同角度回答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告诉我们(    )

    A: 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
    B: 学习非常辛苦,体验不到学习的美好
    C: 学习带不来成就感
    D: 学习时,要保持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段考试卷
  • 10. 七年级学生慧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可最近上课她总是精神恍惚,经了解她认识了一位名叫小Q的网友,每晚聊天到很晚而且准备周日见面,为此慧慧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慧慧感到很失落,对同学说:“老师的批评害我在班里一点面子都没有,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评析慧慧的言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