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鼓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鼓励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孜孜不倦地学习?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勇敢追梦,实现自己的梦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学考试试卷
  • 2. 张南是七年级(1)班的临时班长,每节课前都要大声制止同学们“别说了!"在其他方面,他也敢于严格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同学毫不客气,有的同学不服管理,他就向老师反映。但是在民主评议班干部的会上,张南所获评价并不高,他感到很委屈,也不明白为什么同学们不理解他。假如你是张南,你应当注意的是(   )

    ①升入中学后,同学们的自尊心更强了,班级管理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②融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③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愿意建设良好的集体,多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④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真诚赢得同学的理解和信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道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集体生活成就我
  • 3. 某中学举行运动会,新学校特别设了增强集体凝聚力的项目,如拔河比赛、4×50米跑步接力赛、男女混合跳长绳两人三足接力等。参加学校运动会(   )

    ①有利于涵养我们的品格

    ②有利于丰富我们的个性

    ③有利于磨砺我们的意志

    ④就是为了超越其他人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道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集体生活成就我
  • 4. 新学期开始,晓兵是一名中学生了。他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高兴的是他进入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里读书、学习;孤单的是因为他进入这个新的环境,认识的人很少。面对这种情况,晓兵应该(   )

    ①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之中

    ②只和认识的同学加强联系,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③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④“两耳不闻其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道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课时集体生活邀请我
  • 5.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    )
    A: 追梦前行,不负韶华
    B: 永争第一,舍我其谁
    C: 无视烦恼,融入社会
    D: 见贤思齐,人云亦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考核评价试卷
  • 6. 我们正值青春时光,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某校七年级同学在探寻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学习榜样时,找到了以下资料。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饥不果腹的时代。目睹过太多人遭受饥饿折磨的境况,小小年纪的他便有了一个念头——想让大家吃饱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学农的愿望越发强烈。高中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作为未来的专业。1949年,他如愿以偿地进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1953年毕业后,袁隆平在偏僻的湖南农校任教期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从那时起,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50多年来,袁隆平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走遍田间地头,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有两个梦,“第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梦见我这个试验田的水稻啊,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呢,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就坐在我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以攻关抢占科研高地,历尽千辛万苦,冲破传统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成功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

    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2020年,试验田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作为一个“稻田守望者”,袁隆平播撒着生命的希望,淡泊名利,更收获着精神的富足。

    袁隆平的事迹启示我们,一个人如何才能做“一粒好种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 7.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这说明(    )

    ①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        ②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③实现人生理想须付诸行动,努力坚持        ④青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执着于“禾下乘凉梦”,为我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启示我们应(   )
    A: 自立自强
    B: 树立理想信念
    C: 自尊自信
    D: 正确认识自我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9.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怀揣“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说明(   )

    ①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②有梦就有希望

    ③努力就有改变

    ④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B: 少年的梦想应止于心动
    C: 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 少年的梦想更要付诸于行动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青海省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