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悬梁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低,被人瞧不起,于是就发奋读书,每次读书到深夜,累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后来苏秦成为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东汉的时候,有个人叫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还不休息,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就把自己的头发绑在了房梁上,夜以继日读书。而他成为了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还特别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道理?(两个方面即可)
    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对待学习?(三个方面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寨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2. “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即使现在,你的对手还在不停地翻动书页”。这两句话体现的学习观有(    )

    ①学习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品德修养

    ②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

    ③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④过重的学习压力才能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3. 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翁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能够苦中作乐
    B: 翁森家的环境特别美,适合读书
    C: 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是快乐学习的保证
    D: 翁森根本就是个书呆子,不知道读书的辛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苦中有乐
    B: 学习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快乐的
    D: 要善于发现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5. 漫画《作业不用愁》告诉我们(    )

    A: 习惯一旦养成,是不会改变的
    B: 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C: 上网找答案是一种好习惯
    D: 要保持乐观心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这样写道:孩子,你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如果你不上学,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和可悲。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乞求再让你回到学校里去,因为无所事事的羞耻感正在吞噬着你的心,游戏玩乐让你感到厌倦。我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想想那些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上夜班的工人们;想想那些士兵们,一天的摸爬滚打以后,晚上还是会捧起课本的;再想想聋哑人和盲人们,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成千上万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做着同样的事,都要到学校去上课。想象一下这个庞大的人群,这千百种民族的孩子汇成的求学的洪流,一旦不存在了,人类就将重新坠入野蛮状态,这巨大的洪流是世界的希望、进步、光荣。

    材料中的工人、士兵在劳累了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晚上仍坚持学习?
    谈谈你对学习中的苦与乐的看法。
    联系实际,谈谈你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古代幼学经典《三字经》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劝勉,例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警句旨在告诫青少年(    )

    ①人不学习,就会变成昆虫禽兽   ②学习伴我成长,学习点亮生命

    ③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   ④学习没有终点,终身都要学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理想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读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也是改变命运、增加未来选择、开阔人生视野、培养合格公民的最重要途径。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是毫无前途的,一个不接受教育的个人是毫无发展的。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读书无用论成为一股“潮流”,宁愿打工也不愿读书成为了很多农村中学时的选择。

    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理想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初中生小雨想通过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以下不适合她看得是(    )
    A: 诗歌类读物
    B: 科普读物
    C: 哲理读物
    D: 网络暴力小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调研试卷
  • 10. 《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A: 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B: 学习伴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C: 努力学习才能明礼晓义
    D: 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批评教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调研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