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四周有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泊。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

    A: 地壳断裂下陷
    B: 河流改道
    C: 褶皱凹陷
    D: 冰川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地理押题卷
  • 2. 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 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3. 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③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4. 与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四中、蒙城六中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5. 如图为“某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6.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完成下题.

    甲镇发展规模比乙村大的原因是该地(  )

    ①地势平坦    ②气候湿热    ③资源丰富    ④靠近河流.

    拟在甲镇与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路程较远    ②临近港湾,成本较高

    ③穿越城区,有噪音污染    ④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修建难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7. 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四第二章第3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步训练
  • 8. 根据材料及图,回答相关问题。

    通常人们把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从表面上看,城乡聚落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但实际上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下图A、B为城乡聚落景观对比图。

    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类型

    (填序号)

    生产

    活动方式

    建筑等

    人文景观

    基础设施

    完善度

    人口

    主体

    规模

    大小

    形成

    时间


    农业活动

    分散


    农业

    人口

    为主

    较小

    较早




    相对完善





    结合上图,联系你身边的城市或乡村,推测聚落是怎样形成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1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同步训练
  • 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为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图

    根据图中的乡村聚落形态,一般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甲地区;乙地区

    根据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甲、乙两地区的乡村多分别出现在我国的方和方地区。

    根据以上两题,我们可以归纳出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和形态与极为密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1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同步训练
  • 10. 读下图,在①~④四幅图片中,属于聚落环境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1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