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莫霍界面是划分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分界面。(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试题二
  • 2. 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二年级第三次学业水平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 3.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横波是否能穿过丙处(是或否)。

    甲箭头代表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填字母)类岩石。

    图示的火山喷发物会使局部气温下降,原因是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能使(填数码)增强,而使(填数码)减弱。

    图示乙地的地质构造,形成的地形为;其成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 4. 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

    “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 5. 天然金刚石由含碳物质在地下130~180千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重新结晶而成。其形成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 6.

    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 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壳
    B: ①岩石圈         ②上地幔顶部   ③地壳
    C: 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D: ①地球内部圈层   ②地幔         ③软流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理科班)期中学业水平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 7.

    读图1—13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

    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波,(P)表示波。

    S,P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33Km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

    在2900km深处,S波,P波波速,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 8.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 9.

    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右图所示的区域(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10. 地壳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

    A: 17km
    B: 33km
    C: 60km
    D: 7k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