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以上,大气中甲烷含量增大,则温室效应加剧。2021年11月13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格拉斯哥闭幕。超过8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减少30%的甲烷排放。完成下列小题。
    甲烷的温室效应体现在(   )
    温室效应加剧会使(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1月首考仿真考地理试卷
  • 2. 下图为某年11月8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时刻,图中四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
    造成该日沈阳、珲春两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一)
  • 3. 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坡向

    01时

    07时

    13时

    19时

    平均

    南坡

    -0.667

    -0.646

    0.655

    0.006

    -0.163

    北坡

    -0.477

    -0.265

    0.868

    -0.332

    -0.052

    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据表推测,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空气湿度③地形④盛行风

    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一)
  • 4. 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可知(   )
    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   )
    因吸收来自较低纬热量而增温最明显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
  • 5. 下图为12月9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部分站点标注的天气符号,表示云量的是(   )
    关于此时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 6.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第三大湖,具有“海拔高却不冻、位于内陆却不咸”的特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湖泊周围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附近许多山峰常年积雪。湖区生存有大量水草、鱼类和飞禽。由于全球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直接威胁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材料二:的的喀喀湖附近有世界上最高的耕地,但这里的小麦往往不会成熟,其茎秆主要用作饲料。

    从水循环角度简析的的喀喀湖“位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
    分析的的喀喀湖可终年通航的原因。
    从大气作用的角度解释的的喀喀湖区小麦不会成熟的原因。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全球变暖对的的喀喀湖及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模)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材料二: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

    材料三: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

    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
    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 8. 山顶帽状云是-种在地形地(适当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与气象(水汽含量适度,大气稳定度)条件巧合的情况下形成的见的自然现象:空气沿山坡爬升,恰巧在山顶形成地形云。如下图所示。我国东都季风区和青藏高原东南交界处的贡嘎山,海拔7000多米。是帽状云出现最多的雪山。尤其是在雨雪天气之后出现频率更高。完成下面小题。

    帽状云的形成。往往是(   )

    ①高耸孤立的山峰②连绵的雪山群峰③山顶大气稳定④山顶风力强劲

    贡嘎山的帽状云最多,最主要原因是(   )
    雨雪天气之后,帽状云出现的频率更高,原因是大气(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地理试卷(一)
  • 9. 小海坨山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北京冬奥会主赛场。冬季,小海坨山阳坡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会干扰赛事。研究表明,湿润气流爬坡受阻是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气象部门利用地面气象站和升空探测仪观测小海坨山垂直方向的气象要素。在相同高度的水平面上,地面气象站、升空探测仪的观测结果存在偏差,观测数据经专业处理后转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   )
    下列时段中,半山腰云厚度最薄的是(   )
    地面气象站、升空探测仪在相同高度水平面上的气温观测结果偏差为(   )

    ①白天,地面气象站气温低于升空探测仪

    ②白天,地面气象站气温高于升空探测仪

    ③夜间,升空探测仪气温低于地面气象站

    ④夜间,升空探测仪气温高于地面气象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 10. 下图为太阳、地面和大气间能量传递示意图。目前全国正在倡导的低碳生活能够使(   )

    A: ①明显减弱
    B: ②明显减弱
    C: ③明显增强
    D: ④明显增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