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及下面“三种辐射”图,完成下列小题。

    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直接原因是(    )
    “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
    相同季节,阴天的夜晚通常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主要(    )

    是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气流状况角度说出甲、乙两个天气系统的名称。

    甲:,乙

    此时假如乙地区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受乙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在下图中画出该天气系统的近地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

    A,B,C,D四地中,正值阴雨的是
    C地未来几天将出现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
    E地的风向是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地,原因是该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气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
    分析图中东北部低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
    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及此季节多发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素有“最后一片净土”之称的阿拉斯加,拥有着世间少有的绝美景致。林间的溪流蜿蜒交错,纵横的雪山绵延曲折,是游客亲近自然的最佳去处。

    材料二 爱斯基摩人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雪屋是他们生活的独特建筑。雪屋是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的。选择一个开阔、向阳的平地,用锐利的刀将雪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大雪 砖,砌成一个封闭的、半球形的圆顶。在南面一方开一小窗,小窗上方要伸出一块板形的雪块。凿门挖坑:在半球形雪屋靠地的部分凿一道门,接下来是在半球形屋顶罩住的土地上挖掘一个深坑,这个深坑是雪屋的一大组成部分,因为雪屋既是垒成的,又是凿成的。它是以地平线为基点,既向天空发展,又向地下掘进,这样既省事,也安全。在雪屋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却不易被冻坏。

    材料三 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和雪屋构造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雪屋窗户设计的原理。


    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生活区中雪台设计的优点。


    去阿拉斯加旅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认为冬季去好,有的人认为夏季去更好,写出你的选择及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 出现“白夜”的最低纬度要比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低18度。“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散射作用
    D: 折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 9. 读某地高空热力环流等压面示意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图片_x0020_1024682774

    A: 图中气压:a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片_x0020_100027

    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28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