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山地背风坡少雨干燥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流中的水汽在迎风坡已大部分凝结的缘故
    B: 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
    C: 背风坡距海远
    D: 在背风坡气流上升增温,不易成云致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2. 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②,③,④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其方向是
    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地,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3.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故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山脉比(    )

    A: 垂直自然带数量多
    B: 森林的分布上界低
    C: 雪线海拔高
    D: 相同自然带海拔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文)
  • 4.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当地吹风。
    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增强、减弱)。
    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东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5.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表示,乙表示,C表示
    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6.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7.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N
    C: ①是冷气流
    D: ②盛行西南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8. 下图为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9. 下图是“对流层大气某种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a、b、c、d、e表示的是气压,那么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如果a、b、c、d、e表示的是气温,那么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10. 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

    A: 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 大气逆辐射较强
    C: 夜间风力较大
    D: 昼最短夜最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