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甲图中①、③、④表示的辐射名称分别是①辐射,③辐射,④辐射。
    大气把(填数组代码)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填数字代码)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甲图中数字表示的作用弱。
    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甲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填序号)。
    乙图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 2. 若下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 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 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省藤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读图,完成小题。

    “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8 图表判读技巧
  • 4.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小题。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9 突破选择题方法技巧
  • 5. 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A: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 无大气保温效应
    D: 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会考第一次模考试卷
  • 6. 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北半球高空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会考第一次模考试卷
  • 7.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 B图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 C图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D: D图天气系统控制下多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表为北京市2015年11月天气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注:霾是指大气中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日时,能见度变差,主要是因为(  )
    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连线正确的是(  )
    A: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
    B: 深秋至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作用
    C: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一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